根据近期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 
《广东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6-2020年)》 
的通知,揭阳市定位: 
1、【揭阳市】定位为100-500万人的【大城市】 
2、【揭阳主城区】定位为【地区性主中心】【转型提质发展地区】 
3、【惠来县城、揭西县城】定位为【经济振兴扶持地区】 
4、【揭阳潮汕机场、揭阳惠来港】定位为【区域性重大交通枢纽地区】 
5、【揭阳榕城旧城、京冈古村、普宁市洪阳镇】定位为【历史文化特色村镇】 
 
 
按照广东省新型城镇化规划, 
揭阳定位大城市、 
地区性主中心、 
转型提质发展地区。 
具体来看以下的规划分析! 
 
 
 
 
总体空间格局规划图▲ 
总体布局 
依据国家“两横三纵”城镇化战略格局,落实《广东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优化我省城镇化布局与形态。深化粤港澳合作,扩展区域辐射通道,完善综合运输通道和骨干网络,构筑生态、交通和信息基础设施网络,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科学布局、合理分工和协调发展,形成更具开放性、战略性和系统性的新型城镇化总体空间格局。 
 
 
 
 
发展目标 
城镇化水平和质量稳步提升。 
全省城镇规模等级结构划分, 
将揭阳定位为人口100-500万人的大城市。 
 
 
 
 
稳步推进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 
 
 
 
 
优化城镇化空间布局和形态 
推动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 
 
 
1、推动汕潮揭同城化。 
增强揭阳市区域枢纽城市功能,建设新型工业化城市、重要石化能源基地、粤东航空物流基地。加快推进榕江、韩江等航道建设,推动以汕头港为核心的粤东港口群协调发展。加快完善粤东城市群综合交通网络,构建以城际轨道交通网和直达高快速路干线互为补充的同城化交通网络体系,形成汕潮揭“半小时生活圈”,构建“一心、两城、三片区”的发展格局。 
“一心”:即桑浦山生态人文绿心。 
“两城”:即潮揭空铁枢纽新城和汕头国际海港城。 
“三片区”:即汕头金平、潮州潮安和揭阳中德金属生态城等三片创新发展引领区。 
2、加快战略性平台建设。 
加强与港澳台的经贸联系,共建海内外华人回归创业基地和金融创新平台,打造高度开放的“世界潮人之都”。加快揭阳空港新城和中德金属生态城建设。规划建设闽粤经济合作区,促进跨省区域经济合作,打造海西经济区新的增长极。 
3、促进梅州市与汕潮揭地区融合发展。 
增强汕潮揭地区空港、海港等战略性基础设施对梅州市的辐射作用,依托汕梅高速公路、梅汕铁路、广梅汕铁路,打造汕(头)梅(州)发展轴。 
 
 
保护资源环境和发展生态经济 
构建“两屏、一带、一网、十二核、多节点”的省域生态安全格局,不断优化生态环境,全面提升森林、河湖、湿地、草原、海洋等自然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态服务功能。构建陆域连绵的广东北部环形生态屏障和环珠三角外围生态屏障。修复南部近岸环境,构筑南部蓝色海洋防护带。加强城市内部绿核与外围生态斑块联通的生态廊道网络建设,形成有效防止城镇连绵发展的区域性生态绿核。打造调节生态环境质量的城市内部重要关键节点。 
 
 
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城际轨道。启动粤东地区城际轨道交通网建设。 
机场。重点打造“5+4”骨干机场,即珠三角地区打造广州白云机场、深圳宝安机场、珠三角新干线机场、珠海金湾机场、惠州平潭机场等 5 大机场,粤东西北地区打造揭阳潮汕机场、湛江机场、梅县机场、韶关机场等 4 个机场。新建珠三角新干线机场,推进广州白云机场、深圳宝安机场、珠海金湾机场、揭阳潮汕机场、惠州平潭机场等机场改扩建工程,铁路。结合港口建设及货物运输需求,适时推进揭阳港疏港铁路、潮州港等疏港铁路建设。 
加强供水设施保障。重点建设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广州市花都区北江引水工程、雷州半岛南渡河引水工程和汕头、揭阳市引韩供水工程,加快推进环北部湾跨流域水资源配置工程(西水南调工程)前期工作。 
加快建设美丽乡村 
 
 
 
 
促进汕潮揭同城化发展 
以汕头市为龙头,以潮州、揭阳市为紧密合作伙伴,以饶平、惠来为次中心,多个县级中心镇为网络,形成“1+2+2+X”的多层次、多中心的区域空间体系,推进汕潮揭同城化发展。 
 
 
推动粤东西北振兴发展 
依托粤东西北地区地级市现有建成区、新区起步区及其合理的拓展地域打造中心城区,有序推进中心城区的扩容提质。进一步推动粤东西北地区产业园区提质增效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全省区域均衡协调发展。 
 
 
 
 
 
 
内容来源 |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编辑整理 | 揭阳广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