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早些时候,有位深圳的财友咨询过一个问题。
 大致的意思是这样的,他老家有许多村民自己盖的农民楼,价格非常便宜,问我能不能入手投资。
 小编记得当时是这么回的:
 这些都属于小产权房,住可以,但是没有产权,没有法律保障,算是“违章建筑”,有被铲平的风险,不宜作为投资入手。
 咳咳,记者自以为讲得是滴水不露,谁知道,就在前几天,深圳出了一个大新闻,华丽丽地“打”了我的脸啊…
 用一句来概括,就是深圳的小产权房可以花钱转正啦!
 讲到这里,按照惯例,小编先给大家上一段科普吧~
 在咱们国家呢,发了产权证,能正常交易的叫做大产权房,平时我们接触到的普通商品房都属于这类。
 没有产权证呢,那就归类为小产权房了 。
 一般来说,它有这么几种情况:
 
 1、在集体建设用地上建成的统建楼,属于该村的集体所有者的资产(比如村委会)。对于这些小产权房来说,“产权”一直都是个大麻烦。2、原住民自己花钱在耕地兴建的农民楼,那位财友所说的就是这种。
 3、外来开放商没有经过合法程序,购入集体土地搭建的“商品住房”。
 
 因为没有产权,你无法享受到很多正常的权益。
 比如说限制转让,无法继承,不能向银行抵押贷款,也很难获得拆迁补偿,房屋质量也得不到保证,甚至因为没有法律保护,要随时面临着被国家清理的风险!
 说白了,就是爹不疼妈不爱的黑户房啊~
 但话说回来,就这糟糕的小黑屋,依然有不少人对其抱有投资兴趣呢。
 说到底,还是一个字:钱。
 这样说吧,因为没有交土地费,小产权房一般会比较便宜,这价格嘛,大概就是同地段商品房的一半甚至三成!
 像深圳一些2万块的优质小产权房,同地段的商品房都要报价到6万!
 再加上今年政府大搞限购,严控房价,大产权房的上升空间已经相当有限了。
 与之相比,小产权房的房价还没有得到充分的价值发掘,所以对于那些炒房者来说,投资小产权房也未尝不是一种“风险投资”的选择。
 他们赌的就是国家对“历史违建”的态度,究竟会选择“推倒”还是转正。
 就目前看来,他们中的一部分算是赌对了。
 这里也顺道分析一下政府为什么要给它们转正。
 深圳作为一个新兴城市,也有一些“历史遗留问题”。
 它本来是一个渔村,在发展过程中,大量的“集体土地”被农民和外来开发商们圈起来构建住房了。
 几十年下来,深圳的小产权房数量达到了40多万栋,建筑面积甚至占到全市总建筑面积的一半。
 要知道深圳本来就不大,能开发的土地资源严重不足,有这么多的“违章建筑”在,管理起来也是个麻烦。
 在这种大背景下,清理小产权房就成了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了。
 而相比“推倒”,转正不但没有成本,还能套取一笔不菲的土地费。
 更重要的是,转正可以获得大量的的土地来满足市场。政府能借着这一举措,把那些濒临失控的“抢建违章”建筑纳入到监管体系之中,方便统一管理。
 所以这么看来,小产权房的春天已经到了?
 其实并没有,小编细读了一下政策细则,发现我们都被新闻的标题给糊弄了~
 这次改革提到的小产权房和我们的关系并不大。
 政策的核心,小编都给大家划出来了:
 
 产业类历史违建即可先确认为非商品性质再转为商品性质;是不是有点晕,其实上面提及的“产业类”、“生产经营类”、“商品办公类”的历史违建,都是厂房,仓库,办公楼,旅馆这样的“公共产业”,而和我们大众相关度最高的个人住宅类违建,文件里面压根就没有提到过。生产经营性历史违建需补缴50%的市场地价,商业办公类历史违建需补缴全额市场评估地价后方可办理商品性质。
 
 当然啦,也有人认为这是政府在试水,在为将来的全面推行做准备。
 不过小编觉得,黑户房的问题是一定要解决的。
 时代在改变,法律也会因时制宜。
 比如当初多生要罚款,现在却恨不得贴钱让你多生…
 但不管怎样,小产权房转正的全面推行不会是现在。
 首先,深圳之所以首当其冲,是因为它的“历史违建”情况最为严重。
 相比其他同样寸土寸金的北京上海,深圳的商品住房少,农民的自建房更多。
 而在其他地方,土地价值没那么高,压力也没那么大,转正的需求也就没有那么迫切了。
 另外,如今全国都在提倡“振兴实体经济”,严打房价,稳杠杆,压泡沫。
 如果小产权房转正一下子全面放开,市场上好不容易挤出来的这点水又会流到房地产市场里了,你这不是公然和中央精神唱反调嘛~
 而且即便放开,市场也没法一步到位,估计还是从局部试点开始,逐渐推行的方式。
 再进一步讲,为了贯彻房住不炒的总基调,这批房子恐怕还会以租赁的形式流向市场。
 别的不说,那些“城中村”的那些房东们,肯定会把那些多出来的地价成本再转嫁到租客们的头上。
 这么一看,未来深圳的房价未必能涨多高,但是房租一定不会再这么便宜啦。
 文章来源:魔都小财女(大鱼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