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恐艾心理 患者
 我和一个艾滋病携带者拥抱了一下,我会不会的艾滋病呀?我好害怕。
 
 
 
 
 医生
 你多虑了,艾滋病是通过体液传播的,拥抱,是不会传染艾滋病。
 我有些担心!
 
 
 本文字数:750字
 阅读时间:5分钟
 恐艾症,是一种对艾滋病的强烈恐惧,并伴随焦虑、抑郁、强迫、疑病等多种心理症状和行为异常的心理障碍。患者怀疑自己感染了艾滋病病毒,或者非常害怕感染艾滋病并有洁癖等强迫症表现。
 临床表现
 1.精神压抑
 2.扩散病情
 3.固执己见
 4.基本症状
 怎么办?
 1.相信科学检测
 2.不要相信症状
 3.尝试转移注意力
 艾滋病
 临床表现
 HIV感染后,最开始的数年至10余年可无任何临床表现。一旦发展为艾滋病,病人就可以出现各种临床表现。
 (1)   一般初期的症状如同普通感冒、流感样,可有全身疲劳无力、食欲减退、发热等。
 (2)   随着病情的加重,症状日见增多,如皮肤、黏膜出现白念球菌感染,出现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紫斑、血疱、淤血斑等;
 (3)   以后渐渐侵犯内脏器官,出现原因不明的持续性发热,可长达3~4个月;还可出现咳嗽、气促、呼吸困难、持续性腹泻、便血、肝脾肿大、并发恶性肿瘤等。
 (4)   临床症状复杂多变,但每个患者并非上述所有症状全都出现。侵犯肺部时常出现呼吸困难、胸痛、咳嗽等;侵犯胃肠可引起持续性腹泻、腹痛、消瘦无力等;还可侵犯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
 
 
 传播途径
 性接触、血液、母婴传播
 三个时期
 急性期、无症状期、艾滋病感染期。
 多发人群
 青壮年人群。发病以青壮年较多,发病年龄80%在18~45岁,即性生活较活跃的年龄段。
 治疗方法
 一般治疗、抗病毒治疗。
 
 
 新
 发现
 NEW
 开创性HIV疫苗将于2019年实施人体测试。
 HIV,学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也就是让无数人谈艾色变的艾滋病毒。这种杀人于无形的致命病毒起源于1981年的美国,被人类奉为“20世纪的瘟疫”,当属绝症中的绝症。然而,随着美国科学家近年来在免疫治疗领域取得多项突破,可能真正破解这种致命病毒,让HIV像曾经的天花一样成为历史…
 
 
 
 
 让我们正确认识艾滋,科普艾滋病知识,消除艾滋歧视,反对艾滋歧视,携起手来共同努力,为艾滋病患者营造一个美好和谐的家园。
 属于小耳朵的世界
 这个世界属于你
 |